数据黑沙:基于澳门黑沙海域潮涌波浪拟合数据的艺术生成方法

作者:郑中
指导教师:黄光辉
澳门科技大学

数据黑沙以澳门黑沙海域海浪水文数据与近海气象数据为素材,综合应用多模态视觉知识的提取为方法,在潮涌波浪的拟态过程中创建拟合数据的艺术生成算法模型,对客观世界所映射的澳门黑沙数据资产进行艺术生成表达。

五色相宣:传统色彩信息可视化网站设计

作者:叶定,卢忱洋
指导教师:阮超,蓝天宁
浙江理工大学

“五色体系“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因此本作品选择用山来作为色彩和礼制相关联的隐喻图形。色彩信息内容围绕色彩的时序展示、色彩的工艺应用展示、单个色彩的信息展示等几部分展开。



对话·嵌合·失语:算法仿生的生物数据视听交互系统

作者:刘雪芹,刘陈婧
指导教师:李轶军,俞同舟
中国美术学院

该作品应用编程技术和利用多种软件进行优势功能结合的生物数据实时视听交互整合系统,以算法仿生得到的动态生物图像数据与大肠杆菌DNA序列数据的处理和转译为核心。主要涉及到生物数据处理视听化演绎与交互体验。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风”主题首饰设计

作者:谭海怡
指导教师:施明鸿
深圳技术大学

本作品是运用数据可视化生成的当代首饰艺术作品。作品分为:层峦、湍瀑、行云三系列。结合数据可视化、参数化设计与虚拟建模,将自然风所产生的各项数据转化成首饰设计主体,结合3D 打印生产与首饰金属加工工艺完成。

药说新语

作者:郭智欣,杨汀汀,袁思蓓
指导教师:盛卿
北京邮电大学

作品用于帮助大众理解中药方的作用原理和功效。作品通过三维与二维结合的交互式可视化形式,展示中药材与中药方间的联系。建立“中药星河”,表现某种中药方与相应中药材相互之间一对多的关系,方便大众观看学习。



小池新色:中国传统色色谱网站可视化再设计

作者:葛鑫,郭焱淼
指导教师:陈晓皎,王小松
浙江大学

本项目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再设计中国传统颜色色谱网站。设计原则是保证与原色谱网站的功能相同的前提下,从界面、内容到交互都从中国传统美学层面做改进设计,包括:风雅、自然、富丽和诗意。

又见园林: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薛雨(北林),赵伟杰(哈工大)
指导教师:王瑾(北林),佟志强(哈工大)
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作品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的解读,从园林观的传承与嬗变、叠山要素、江南园林典型山水格局、园林的四时与四季四个模块进行信息设计,让受众体会到江南园林气质非凡的意境之美。

山城影迹:重庆主城九区电影取景地可视化设计

作者:郭芊珑,李可盈,黄绮萱
指导教师:蒋涪陵
四川美术学院

本作品筛选整理了2010年至2023年在重庆主城九区取景的电影名单及其取景地票房、评分、题材等信息,统计了取景地拍摄次数排名、取景地在电影中的情绪氛围和各区取景数量对比,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舌尖上的宋词:宋代诗词中食物的数据可视化

作者:孙含语,蔡禾昕,曾兰淳
指导教师:陈晓皎,王小松
浙江大学

在《清明上河图》中画面还原的一百栋楼宇中,竟有45家都是经营餐饮的店铺几近半数,究竟宋人对美食有着怎样别致的追求,以致被认为影响了我们全人类的生活,就让我们从宋代的诗词出发,来了解宋人的饮食文化。

智化寺京音乐可视化

作者:井系洋
指导教师:吕燕茹
北京工商大学

智化寺京音乐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有“中国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本作品通过视觉感官的影响带动群众对于智化寺京音乐的兴趣,扩大智化寺京音乐与工尺谱的影响力,有利于北京非遗传承与保护,为寻找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献出力量。

哈尼梯田色彩变化与所处地区环境气候影响之比较研究

作者:赵婉莹,姚方婕
指导教师:刘放,赵璐
鲁迅美术学院

作品基于对哈尼梯田的色彩景观变化,通过色块比例呈现梯田色彩,以简洁直观的视觉构成画面。将哈尼梯田信息可视化的资源所具备的物理性、抽象性的空问特征进行重塑,探索哈尼梯田数字可视化展示和传播的新形式。




70、80、90 乒乓球运动员赛事纪录

作者:董瑶连,常永恒
指导教师:陈皓
南京艺术学院

兵乓球(tabole tennis),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本作品收集记录了70 后、80 后、90后共47 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七项比赛记录。

keep looking up:近地小行星可视化设计

作者:詹子强
指导教师:周岩,周雯
北京理工大学

本作品按照“近地小行星的搜寻、追踪、预警”这一线索逻辑进行设计。分别介绍了世界各地小行星观测台及其观测现状、直径达 1公里以上的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相关数据、近地小行星相对运行速度、直径、帕勒莫指数等信息。



优秀作品

数字秦岭

作者:陈钟,王泓胤,王好
西安美术学院

本作品运用数字可视化和交互设计,生动地展现秦岭植物的形态特征。将丰富的植物信息传达给大众,增强公众认知和兴趣,提高他们对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促进数字技术和交互设计的创新和应用。

优秀作品

卫垣千里:长城沿线病害分析及保护可视化

作者:杨晨珍,高语浓,温中元
指导教师:王瑾
北京林业大学

长城凝聚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本作品希望通过自身的微小力量以信息可视化推动大众对长城保护的关注。以实际行动让文化遗产在当下发挥其意义与价值,在新的历史长河焕发生机与活力。

优秀作品

荣昌陶传统工艺可视化

作者:王嘉运,王瀚雪,赵艺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荣昌陶以其制作工艺精湛细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本作品希望运用可视化设计,帮助实现荣昌陶信息梳理与信息图形的转换,以对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传递,促进大众对荣昌陶与传统手工技艺的认知和喜爱。




优秀作品

声声不息:听障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夏雪,常永恒,董瑶垚
指导教师:陈皓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正有超过10亿人因为不良的用耳习惯,面临着听力损伤。虽然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我们可以规避听力损伤的风险。我们针对听力障碍设计了一个交互网页,让健听者了解这一潜在的风险,重视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听觉。

优秀作品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信息视觉化设计

作者:张悦贤,徐梦婷
指导教师:陈思
北京工商大学

本设计对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载人航天工程、信息视觉化设计进行概念分析于界定,剖析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信息视觉化设计和对航天信息科普传播的现状,探索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信息视觉化设计可能性和必要性。

优秀作品

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物数字化

作者:梁铭轩
约克大学(英国)

本作品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方法,数字化古物以此拉近人与古物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加古物展出的数据及历史介绍信息的阅读次数。此外,通过脱离传统博物馆的设计思维吸引更多的年轻参馆者。感受古物带来的冲击。




优秀作品

武汉东湖生物多样性

作者:熊晶,张思
指导教师:张旭
武汉传媒学院

本作品通过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对武汉东湖植物、鸟类生物,进行全面的科普与介绍,满足大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好奇心,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让人们能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到东湖生态的多样性,了解到武汉东湖植物的魅力与奥秘。

优秀作品

地震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靳炜男,田晨迪,叶永青
指导教师:陈皓,厉勉
南京艺术学院

本作品基于地震相关信息的收集,制作了地震信息科普可视化网站。网站由地震原因、地震事件、地震分析、应急指南四部分组成。



入围作品

IMEMOTION:基于键盘打字状态的情绪可视化设计

作者:彭凌钰,杨茗淳
指导教师:王晓慧
北京科技大学

本作品通过输入法实时监控用户的打字速度和打字错误率,以量化用户的情绪。情绪数据与虚拟植物的状态变量对应,从而通过虚拟植物状态反映用户的情绪状态,起到情绪监测的作用,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和放松。

入围作品

生命·切片实验

作者:张若曦
指导教师:魏婧婧
湖北工业大学

生命体终会死亡,但每一次的死亡带来的,是永恒的生长。本设计以人体一生都在不断更迭的细胞作为设计基础元素,从数据的角度切入生命的进程,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进行切片观察,了解身体上的数据信息,为生命做一次奇妙的科普之旅。

入围作品

大漠遗珠:敦煌莫高窟危害因素信息可视化设

作者:葛馥宁,朱瑞博
指导教师:陈晓皎,王小松
浙江大学

本次设计参考吴冠中的作品构图,将石窟信息藏于山水画卷之中,在网页中融入敦煌古乐谱复原音乐通过交互来引导观者探索。让观众由浅入深的走进敦煌莫高窟的壮美,了解到莫高窟的危害因素,借此来呼吁更多的保护。




入围作品

艺韵乌拉特

作者:李学文,叶森磊,王伟
指导教师:张帆,李晨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乌拉特刺绣来自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可翻译为““能工巧匠”是蒙古族民间刺绣之一,已有 800 年历史,经过多种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了相比于其他刺绣不同的特点。本作品由认知篇章、刺绣篇章、传承篇章三个模块组成。

入围作品

千古弥香

作者:顾以诺,王子悦
指导教师:陈晓皎,王小松
浙江大学

本作品围绕中国传统香文化中各种香品的制作、配伍与使用,从香方的始载、香方的温凉寒热、香的制作工艺三个维度出发,将香料、古籍等数据整理总结,用信息图解等可视化设计的基本表达手段,探究中国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入围作品

同而不同:秦明长城材料对比图解

作者:姜延丰,杜心月
指导教师:王瑾
北京林业大学

本作品是关于秦明长城材料的对比图解。通过对秦、明长城修建材料对比的研究可知,长城的修建历经千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当代长城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




入围作品

织带为文:畲族彩带编织技艺信息数据可视化

作者:王芝煜,张景棋
指导教师:唐艺,王潇娴
南京理工大学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通过口传身授、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并没有系统性的文字来解析纹样的编织步骤。本作品希望通过图形设计让原本枯燥的体系更加生动有趣,转化为有利于理解的文字与图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能。

入围作品

捕迹

作者:郭林熔,朱婧旖
指导教师:罗澄,刘黄舒晨
中国美术学院

《捕迹》展现了猫咪在户外的行动轨迹和捕猎过程。在这个作品中,猫咪的行动被数字化和可视化,呈现为一系列连续的点和线,观众可以看到猫咪在空间中的移动轨迹和捕猎过程,这对于我们理解动物的生态和行为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入围作品

“大国羽球”信息设计

作者:王奕驰
指导教师:李栋
北京服装学院

本作品收集了羽球的相关信息,从羽球的技法、羽球的发展、著名运动员三个方面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




入围作品

CNS in china:中国顶尖科技论文成果信息可视化

作者:黄睿琪,蔡子杰
指导教师:陈皓,厉勉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顶尖科技论文成果信息可视化网站设计。